amjs澳金沙门151(上海)有限公司

高层次人才

麦裕良

教授级高级工程师(二级),研究生导师,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

现任js3845金沙线路党委书记。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、精细化工等领域研究、应用开发与产业化,以及科研经营管理,重点研究方向包括: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、制备及其在生物医用、新型显示、5G通讯中的应用;生物基表面活性剂、稀土有机化合物的设计、合成与应用;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。共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、重大专项等30多项,共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,授权发明专利68件;多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,关键技术和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,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;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3项,多件发明专利获得全国发明展览会奖。

黄淋佳

教授级高级工程师(二级)、硕士生导师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

现任js3845金沙线路纪委书记。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、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和日用化学品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化学标准委员会水处理剂分会委员。广东省化工学会常务理事,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。广东省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。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学科组评审专家,省市科技和技术咨询专家库专家。

庞浩

研究员,博士研究生导师

js3845金沙线路副所长,学术委员会主任。广东省材料学会会员,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,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。美国Brown University访问学者。“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”,“禅城区十佳科技人物”。西华师范大学外聘教授。曾任天河区青联委员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客座教授。

王飞

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

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博士,现任js3845金沙线路副所长。广东省工信厅和科技厅专家库专家,广东省禁化武履约专家。主要致力于精细化工领域的科研及成果转化工作,开展绿色工艺评价、精细化学品制备、光催化和电催化技术应用等方向的研发工作,完成天然药物有效成分人工合成、高值精细化学品制备、催化加氢、光催化降解与合成等研究课题。

栾安博

教授级高级工程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

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,“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劳动模范”。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材料、工业表面活性剂和杀菌防霉剂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。先后主持和参与了20多项省级重点研发、科技攻关项目研究,多项技术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。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8篇,授权专利11件;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,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。

李伟浩

教授级高级工程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

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,现任js3845金沙线路高分子材料中心主任,省市科技入库专家。长期从事先进高分子材料合成和改性技术研究,攻克多项高分子材料的功能与结构、阻燃和界面相容、纳米材料表面修饰、催化聚合等共性关键技术,实现多项“卡脖子”核心技术的成果产业化,带动了近百亿相关产业;理论基础扎实,具有较强的交叉学科研究能力,前后承担和参与了十多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包括省部产学研项目、粤港关键领域攻关项目、省科技创新项目等,其中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、HPVC复合材料、5G基材用热固性聚苯醚材料等技术成果成功孵化三家合资公司,累计获得三亿多的直接经济效益;取得14件授权发明专利,发表学术论文23篇,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;受聘为广东工业大学、沈阳工业大学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校外硕士导师。

曾炜

研究员、硕士研究生导师

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,获博士学位。2007-2019年在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服装学系担任research fellow,主要从事可穿戴能源转换材料的研究工作。2019年11月起工作于js3845金沙线路,为广东省科学院百人计划B类引进人才,现任js3845金沙线路柔性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。现主要从事智能传感、可穿戴能源采集及系统集成、柔性电池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广东省科学院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行动专项、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等10余个项目。已在Advanced Materials,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, Energy &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,申请和授权20余件专利,出版国内外著作6部,引用次数超过3000余次。

赵一芳

博士、广东省科学院“百人计划D类人才”

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,随后加入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,瑞士苏黎世大学访问学者。2021年以广东省科学院“百人计划D类人才”进入js3845金沙线路,入选2022年广州市科协“青年人才托举工程”。近五年在Nature,Chem Soc Rev,J Am Chem Soc等学术期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论文7篇,一篇高被引。申请专利10余件。 研究领域围绕金属有机框架(MOFs)开展,主要包括构筑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衍生材料,开发这些材料在生物传感、有害污染物移除、锂硫电池、双功能移除检测材料等领域的应用,借助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构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,并通过与加工性能高的高分子材料复合,构筑便携式移除或检测器件等。

Baidu
sogou